栏目导航
○资讯动态
联系我们
服务热线
13539185112
地址: 兴宁市永泰路永泰华庭B7栋101
当前位置:罗家通书 > ○资讯动态 >
《罗家通书》历史介绍
浏览: 发布日期:2017-06-29
《罗家通书》创始人--罗庆辉
 
【幼年简介】
羅慶輝公(1670—1752),廣東省興寧縣矮崗西興圍人[現福興通書羅==老祖屋]即广东省兴宁县福兴镇 锦华村 西兴围。
幼年家贫,刻苦好学。及长,随亲友赴河南等地做生意。其间,得一位懂天象的人,授以天文、星象、仪度、六王吉凶及预测祸福之术。后入京都,于钦天监内推算历法,研究中外天文著作。学成,回到兴宁家乡编纂通书,名为《广东省兴宁县罗家推算通书》(简称《罗家通书》)。雍正五年(1727)七月十二,钦天监面奉上谕,恩准罗氏所编通书为民书式样颁行。《罗家通书》受时代限制,虽小有封建迷信成分,但不乏科学真谛。其推算日月交蚀、月份大小、节气变化极为精确,对季候风及其流向亦有所表述,以此指导人们注意外出航行安全、注意建筑方位和安排农事工作等,使用价值颇高。该书刊行数百年,深受人们欢迎,销量日增,最高年销量数十万册。仅行销全国,而且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在这些国家,凡有华人之地,便有《罗家通书》。
罗家通书的传承,基本上是按“堂号”而顺应传承的。到现在一般都传至九至十一代左右。现实录其中几条传承谱系如下:
万兴堂风水日课馆洪德公九妻十八子之笫六子大六公,字君瑞,行四十三郎,生南宋理宗绍定六年(1233),原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南宋理宗嘉熙年间举于乡,授官广东大埔县学正。任满解组时,因战乱梗阻,遂定居大埔枫朗。生子:循规、循矩、循简。长子循规,迁居广东五华县。
大六公长子循规,生一子有富,由大埔迁居广东五华县潭下百安,为开基始祖,生一子廷亮,廷亮生一子洋梅,四世至七世名讳事迹失考。八世法选,迁居百安上罗竹头围,生四子:仕弘、仕华、仕鉴、仕美。仕弘、仕华迁居河源七树岩。历传二十世,枝繁叶茂,丁口衍盛。其十一世奕遴,迁居四川重庆府荣昌县,为西蜀望族。
二子循矩,生南宋理宗宝佑三年(1255),迁居广东兴宁县郑岗、矮岗、罗岗等处,为兴宁县肇基始祖。
三子循简,迁居广东兴宁县径心油坑、菜畲、三枫树、竹丝湖等地,为迁兴宁开基祖。循简生一子文道,文道生二子:达志、达德;达志生三子,长子不详;次子一桂;三子一郎。一桂居兴宁花螺墩;一桂生三子:德富、德千、德万;德万生二子:伯秀、伯进;伯秀生二子:应铉、应钰;应铉生三子:仲、伸、侯;侯公生二子:仕开、仕兰;仕兰公于清初由兴宁故居迁江西赣县城西章水乡,支分南康潭口、湖南茶陵。
循矩子:明哲,明哲子:达德;达德生二子:孟明、孟惠;孟明生四子:宾、祯、禧、祥;宾公生五子:法珪、法璋、法环、法珮、法珏;禧公生二子:琼、球;球公迁居龙川。
孟惠公长子琪公生四子:秀贵、秀文、秀凌、秀让;次子秀文,迁居海丰县大山下(今划属陆河县);秀文生三子:公孙、公遂、公弘;公弘迁居海丰后门镇新径村。公孙公四世福荣,迁居陆丰县陂洋肯南溪等地;文一,迁居惠来县东港镇石门坑;五世念九郎,裔居陆丰肯南溪、莲花寨;
循矩公传至十三世庆辉公,乃钦荣公子,生于清朝康熙年间,聪颖过人,潜究天文,参照西洋新法及《协纪新书》、《历象考成》,遂融会贯通,以推算地球公转、自转,月球绕地球旋转以及日蚀月蚀,每年二十四个节气天象,皆精确深微,遂创撰《兴邑通书》。雍正五年(1727)七月十二日,钦天监面奉上谕:以民书样式颁行。次年具疏上奏,准以颁发天下发卖。庆辉公遂创建“宗睦堂”字号承饷开张,后又陆续扩展为四间公尝店,递年出息,以供饷用费。
自此,庆辉公裔下子孙,继继绳绳,用“宗睦堂”祖号刊行《通书》,销售遍及南中国各省、港澳;在国外的印尼、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英国等,凡华人聚居之地,均有《兴宁罗家通书》销行,庆辉公子孙及住地,皆以“通书罗”称之。《通书罗》遂名满天下。
大六公十二世允玉,于康熙十六年,偕允文,如和二弟迁居台湾新竹桃源九斗及苗栗头屋狮潭,为台湾二十八大姓之一。
一、庆辉一发楠一传煜一子尧一元楷一永明一保祥一茂松一俊荣一启维    
二.庆辉一发楠一传煜一子坚一元镇一永禧一翔风一焕文一廷楷一福春一国良—惠彬
三.庆辉一发楠一传煜一敬思一宪章一耀辉一国香一星荧一德修一罗岳.罗震
【罗庆辉与《罗家通书》】
    罗庆辉(未详—1752年),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市福兴镇锦华村西兴围。父母农耕为生,家境贫寒。罗庆辉自幼天资聪颖,刻苦好学,在村里上过几年私塾。舅父陈铁笔通晓天文地理,见庆辉聪敏过人,很是疼爱,常常给他讲授一些天文地理知识。罗庆辉对天文星象学挺感兴趣,后因经济艰难,无力继续读书,就跑到舅父家学习天文知识,为后来编纂通书奠定了基础。及长,罗庆辉随亲友外出谋生,常往粤北、赣南、湖北、河南等地经商。
    康熙年间,一次,罗庆辉在河南信阳一带路遇一位在京都钦天鉴任事的天象大师。他的历学造诣精深,学问渊博。言谈之中,大师见罗年轻聪明,谦和温良,懂得不少天文知识,又有志学习历法学,甚为喜欢,便收他为弟子,带他进京。罗庆辉跟随大师学习三年,深得大师器重。大师将天文、星象、仪度、六任、吉凶和预测祸福等方面的知识传授与他,又推荐他进钦天鉴推算历法。此时,他的天文历学知识已颇有根基,但他仍继续刻苦钻研有关历学的著作,如《七政算学》、《协记新书》、《历象考成》等。同时,他还认真学习研究西洋历法,汲取了西洋历法的精华,解决了一些以往计算历法中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受到钦天鉴官员的赞许。
    康熙三十八年(1699),罗庆辉告病还乡,回到兴宁。此后,他一边养病,一边继续研究推算历法,并把自己平生所学传授给儿子。雍正二年(1724),罗庆辉开始着手编纂通书。他参阅了大量资料,如《内纪宪书法则》、《协纪辩方书》、《创书诀言》、《七政四余日月表》、《增订句表》等。他采用“升度表”(即升度时差表、均数时差表、太阳距地心数表、清蒙气差表等)推算年、月、日、时、节气及日蚀、月蚀。运算的工具是使用很多梗数的大算盘。最大的算盘有一百零八梗。现尚存的算盘仅有三十九梗,保存于兴宁县福兴镇黄几村“通书罗屋”。雍正五年(1727),罗庆辉经过四年的潜心研究和推算,通书正式编纂成功出版,定名为《广东省兴宁县罗家推算通书》(即《罗家通书》)。起初,《罗家通书》仅在兴宁民间流行。由于此书算的节气、时日准确,对农业耕作影响的预告和农事安排的详实说明,颇受群众欢迎,越传越广。于是引起了官府的注意,被诬为“邪书”,不准出版发行。罗庆辉不服,向县官据理申诉,辩明《罗家通书》是自己多年研究的成果,决不是什么“邪书”。县官不信,即拿此书与朝廷皇历对照比较,结果几乎一样。由于那时交通落后,山乡闭塞,京都皇历运到岭南粤东山区要好几个月时间,迟迟落后于农事生产和人们的生活需要。而《罗家通书》却大大方便了当地群众,所以此书禁而不止。雍正六年初,县官只好将《罗家通书》上呈京城钦天鉴。是年七月十二日,钦天鉴上奏皇帝,推荐此书可以在岭南民间使用。雍正皇帝看了《罗家通书》后,不信山区小县会有这样的能人,即下诣传罗庆辉入京。罗庆辉奉旨赶到京城应考,但他临场不惧,细心推算,他计算“秋分”的日时与“皇历”丝毫不差。他落落大方,能辞善辩,对答自如。雍正皇帝称赞他是“奇才”。雍正七年(1729)获皇上恩准,《罗家通书》在兴宁正式颁行。
    《罗家通书》内容丰富,包括“头由、山课、嫁娶、月辰、二十八宿吉凶图”等。还绘有二十多种动物图像,文字精炼,通俗易懂,形象生动。通书推算日月蚀、月份大小、二十四个节气较为准确。对气候及气流流向也有一定的表述。对二十四个节气的温差变化将给农作物生长带来的影响以及对农事安排都有明确的预示。全书以历法为依托,渗进很多有关择吉避凶的内容。它既是岭南民间,尤其是粤东客家地区人民明察四时的依据,又是他们趋吉避凶举事行动的圭臬。它反映了当时有关天文历法的科学水平。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使用价值,但亦掺杂了许多迷信妄诞的东西。
    《罗家通书》最初用木刻印刷,以“宗睦堂”刊号出书。朝廷恩准发行后,销量日增,收入渐丰。不久,罗庆辉在兴城金带街设立总行,接着在新丰街、兴化街、高兴街、水巷街设立分行,发行量不断扩大。1752年,罗庆辉病逝。罗庆辉有六子,继承父志,把编纂出版《罗家通书》的事业延续下来。他们划房分庭执事,以“集福”、“天堂”、“崇道”、“万兴”、“上四”五个堂号出书。后又扩增“广善”、“九星”、“参化”、“四达”、“宗和”、“天文”、“万福”、“衍仪”、“峻英”九个堂号出版,代代相传。罗氏家族传授推算术的规定很严格,只传直系子孙,不传旁系,每代只有数人学会推算之术。时至今日,罗庆辉后裔通晓通书推算术的人已很少了,仅有二三老者而已。
    《罗家通书》当时流传很广,影响深远。它不仅发行南方各地,而且远销世界许多国家,如东南亚各国、日本、菲律宾、英国、美国等、凡有华人之地,就有《罗家通书》。因此,广东省兴宁市“通书罗屋”随之声名远扬海内外。
      百年风水世家,罗家风水